English

糖业结构调整 苦尽甘来之路

2000-02-2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

制糖业从未像今天这样困难过:从黑龙江到云南,从新疆到广东,没有一个糖厂不亏损;不管是甜菜糖还是甘蔗糖,没有一个产糖区能赢利。全行业已连续四年亏损,上欠银行债务上百亿元,下欠糖农“白条”近十亿元。一吨的糖生产成本近3000元,却只能卖出2000多元市场价,还有的地方到了“制一吨糖亏一吨糖”的地步。有人说,制糖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和苦海中。

苦有源头

年长的一代人,对那段凭票购糖的日子还记忆犹新,一个人一月二两糖的紧缺感还藏于脑海深处。80年代后,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雨后春笋般建起的500多家大小糖厂,使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,糖能自给自足了,糖不再是紧缺商品了。制糖业的飞速发展,为产区居民提供了35万个工作机会,还带动1000万老少边穷区的糖农跨过温饱线,使3000万糖农的生活接近小康。

然而,就在这耀眼的辉煌下,也播下了糖业发展的苦种。制糖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,全国年产糖能力从2.4万吨提高到了1040万吨,再加上库存的上百万吨糖,使糖的供应能力空前提高。而目前,我国市场的食糖需求量仅为750万吨左右,食糖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,糖价从4900多元/吨,跌至2000多元/吨。

制糖厂也从建国时的3家增至了539家,良莠不齐,大多制糖企业规模偏小,生产技术水平差,劳动生产率低下。国外两三亩地的甘蔗就能产一吨糖,而我国至少要四五亩的甘蔗,一些地区甚至需要六七亩。欧洲日处理1.8万吨糖的糖厂,只需150个工人,而我国日处理能力最多为3000吨的糖厂,却需200个工人,我国糖厂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糖厂的八分之一。这样,糖价大跌,但制糖的生产成本却高居不下,制糖业的效益也就每况愈下了。

苦海有舟

制糖业陷入困境,这不仅是一个行业亏损的经济问题,还是关系千万糖农、百万职工生存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。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的目标日益临近之时,面对外国糖业的竞争,中国制糖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非常重视制糖业扭亏工作,把制糖业确定为今年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三大行业之一。

首先,今年将进行糖业总量控制,坚决把不良制糖能力压下来。预计全国将减少制糖能力243万吨,力争把制糖生产能力控制在850—900万吨,确保食糖产量在750万吨左右。要从源头控制总量,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将减少10%。不宜于发展糖业的地区,将引导其整体退出;对一些糖料单产低、生产成本高的老产区,将调整改种其他作物。

其次,进行结构调整,提高全国糖厂的平均生产规模。今年重点关闭甜菜糖生产企业,规模小、污染严重的糖厂也一律关闭,做到厂消人散,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。对负债较高,但有发展前景的制糖企业实行债转股或技改贴息贷款政策,使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。同时,强化管理、降低能耗和物耗,使制糖成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

第三,扩大食糖的消费。目前,我国人均年食糖消费量仅为6.3公斤,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公斤,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列137位。我国消费者食用蔗糖的市场潜力很大。同时,要降低糖精等化学甜味剂对我国食糖消费的限制。一吨糖精能替代500吨食糖,而目前我国每年多用了1.24万吨糖精,就相当于挤占了602万吨的食糖市场,这约等于我国制糖行业年产量的70%。国家将把对人体不利的糖精生产企业从15家减少到9家,控制糖精的生产和销售,促进食糖消费。

从苦头到甜头

从前年开始,制糖业就打响了扭亏决战,在重点产糖省区进行了试点,首战告捷。全行业在1998年到1999年榨季共减亏15亿元,糖料播种面积降至1965万亩,比上年减少20.7%。

广东省轻纺厅以全国最大的产糖市湛江市为重点,大力推进糖业结构调整,将全省制糖生产企业从79家调整到37家,日榨能力从16万吨减到10万吨,并按照科、农、工、贸一体化要求,组建一批以糖产品为龙头、综合利用、多种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。广西调整一批制糖企业,压缩了糖料种植面积,依靠科技扩大了“吨糖田”的种植面积,实现减亏9亿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